易學難改


@劉兆生 - 2019/04/15

我是一個很喜歡自學的人。打字、結他、彈琴、電腦、網球、保齡、桌球、交誼舞、溜冰、滑浪風帆、甚至開車,都是自學!我深信每項技能,只要找到一本好的入門書,只要你肯努力練習,沒什麼可以難到我!直至我沾上了高爾夫球後,這絕對是宗意外——和例外!

高爾夫球,不單不要自學,我更要強調的是:除非不要學;要學,請從第一天開始,找所高爾夫學校,上學去!這不是誇言,這絕對是省時省錢和不會令你「誤入歧途」的唯一最有效途徑。我們大可以問問打了多年高球還在埋怨自己球技不精的朋友們,如果他們可以重新再學一次,他們肯定會異口同聲附和以上說法。為什麼?

因為高爾夫球絕對不是揮揮桿這樣簡單。高爾夫球,是一門學問。這學問包括不同部門:長打,短打,推球,沙坑,策略,球例,禮儀,心理……一輩子也學不完。對初學者來說,他們或會嗤之以鼻:我又不是想當職業高球手,幹嗎要接受這麼嚴謹的訓練?

對!大部份人只管從揮桿學起。找位朋友,或找位所謂教練,到練習場去,馬上模倣別人揮桿去也!但事實上,揮桿這動作,是全世界最複雜和奇妙的一個系列性運動,人體的肌肉能配合重複一個完美的揮桿動作,需要長期連續練習,窮一生之力也許未能做到盡善盡美。只打算在練習場上兩課,不磨滅你打高球的興趣已執福了。

我的個人體驗更糟透。第一次到練習場,滿懷希望地找位教練教我揮桿,豈料二十多分鐘後,那位教練對我說:「你根本不宜打高爾夫球!我不說你都應該知道,你剛才球桿踫過多少個球?一個。其他的都是打空氣!你連定眼注視著球的本領也沒有,只管老是問我為什麼,你還是不要花我的時間和你的時間好了!」

這是我的第一課,亦是我四十年來自信心受到最嚴厲考驗的一趟,我六個月後才夠膽量再到練習場去,當然格外細心地選了另外一位教練。也許,我的啟蒙教練用的是激將法。但始終,激將法是非常險竣的招式,不成功便成仁!

高爾夫球學校的好處,是開章明義把高爾夫球這運動視作一門學科,系統性處理。對不同背境、要求及經驗的高爾夫球喜愛者提供完善及連貫性的學習環境,配上現代化的輔助器材,學球、練球的過程本身已是一種樂趣。

以前上高爾夫球學校一定要往外國跑,幸好這幾年一些球會已設有高球學校,深圳沙河會就是一例。一天,教練和我分享他教球的心得:教球最基本是要令到學生:Fun、Learn&Improve!

沒有Fun,玩什麼也提不起勁。小孩子學琴,老是要他重複又重複練習彈音階(Scale),一首旋律都不教,他不悶才怪。誰都知道彈音階是指法的最基本訓練,但沒有樂趣,任你怎迫他也覺得是件苦差。

每人學習,目的是想學到一些東西或技巧,每次學多一些,學曉一些進步一些,成就感便跟著來。愈學愈起勁,愈來愈進步。這本該是每位從事培育高爾夫球手導師應抱的態度。

只可惜,我第一次學球得到的不是Fun,而是Frustration。幸好我的自信心爆棚,否則我這輩子也許要和高爾夫球絕緣了!

說回學習高爾夫球,絕大部份人愛從揮桿學起。對從未握過高爾夫球的初學者來說,我主張應從推桿學起。我的教練一天在練習場上,指著一個在果嶺上練習推桿的人,對我說:「我雖然不認識那個人,但我看到他這樣的推桿,我已知他揮桿的動作是怎樣的了!」

「為什麼?」

「每個人推桿姿態,和他揮桿同出一轍!推桿就是揮桿的縮影!所以我們應要好好的從推桿開始學習,慢慢才把動作擴大,揮四分一桿,揮半桿,四分三桿,最後才學習揮全桿!」

說起來道理是有的,但試問誰會有耐性子慢慢去學,誰不自以為是一下子便揮全桿,務求把球擊得愈遠愈過癮啊!任那個教練不厭其詳對你說:「不要急!打不到球不重要,在你這階段,最最重要的是能夠重複一個正確的揮桿動作,將來球才會有距離。」你還不是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狠狠地全揮下去嗎?

揮桿的姿態,以演員來說,就是他的樣貌或演技,他們是「食」樣的;以作家來說,就是他們的簽名,才子不貌,作家的樣貌不是都好看的,但他們總會練到一個屬於自己性格的簽名,讀者愛戴他們的作品,也愛看他們的簽名。每個職業高球明星,他們的揮捍姿態就是註冊商標,亦是我們努力模倣的榜樣,對我們一撮週末高球迷來說,優美的揮桿姿勢,就像我們的「飲衫」一樣——穿起來冀望別人讚嘆!

一次我和太太在浮羅交怡島的達達灣高球場打球,後面有一隊台灣來的夫婦,說他們要趕搭飛機,請求我們讓他們先過,反正我們不趕時間,樂得做次順水人情。那位台灣太太,身矮人肥,大大的肚走起路來上下擺動,穿起艷麗的高球裝來,在烈日下也難掩蓋其庸脂俗粉,我心想:好一個台灣闊太。

豈料她在發球台上的一下揮桿,姿勢之柔軟,韻律之準確,球線的美妙,我不禁肅然起敬。大叫好球之後,望見她回頭說聲謝謝之時,我竟驚她為天人!一個人的身材樣貌很難改得到,但美妙的揮桿姿態卻可以後天練回來。

相反地,很多名人,他們的名字我們耳熱能詳,在舞台上、商場上或政壇上凜凜雄姿,我們看見他們在發球台上準備時前,下意識會把一套優美無瑕的揮桿動作投射在他們身上,但事實很多時令我們失望!理由是:漂亮的揮桿姿態,絕對不是與生俱來的,亦不能用權勢金錢買回來,這是百分百鍛練和演進出來的成果!

揮桿的姿勢,有點像中國人拿筷子。和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共酌,怎料她一起筷,反手執筷像剪刀一樣的夾下去,眾人為之側目,但她的技巧卻熟練尋非常,海參鮑魚一片片清脆俐落地送到口裡。要她改嗎?她從小「學壞」了,怎改?要她改她說改用刀叉好了,反正筷子的用途是夾菜餚落口,這目的她顯然達到,也許比我們更快更準。姿勢難看嘛?誰叫你看,關君鳥事!

在練習場內,我們不難遇到一些難看至極的揮桿姿勢,但偏偏他們打出的球又直又遠。叫他們改嗎?一改便打不到球。這是高爾夫球令人氣結之——一陋習不易改!尤其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壞習慣,要改需要極長的時間和恆心。教練說我學了三年球,改一個輕微的動作,例如上桿時左手腕不能太曲,便要重複練習六個月。他打了二十五年球,改一動作非要十年不可!名副其實的牽一髮動全身!

學容易,矯正難,這是初學高球者不可不知的。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像樣地拿筷子,以免貽笑大方,第一天便要認真地教導。學高爾夫球也是一樣,從第一天便要執著地學好揮桿的基本結構,學好了,這動作永遠是屬於你個人的,是你的「飲衫」,是你的商標,沒人偷得去。反之,學壞了,可能是你今世唯一的缺憾哩!


#####

[ #文化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